王×× 男59岁,[主证]病已4日,证见头痛,胸膈满闷,骨节疼痛,肢怠乏力,往来寒热,寒多热少,自汗鼻塞,干呕心烦,不欲饮食,舌略白腻,脉象浮弦。
[辨证]风寒袭表,营卫不和,已趋少阳枢机之势。
[治则]调和营卫,和解少阳。[方药]南柴胡12克 条黄芩9克 野台参9克 姜半夏9克 生姜片9克 生白芍9克 嫩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
(切)6枚
按:上方系《伤寒论》柴胡桂枝汤方,亦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之合方加减。原文云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支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,外证未去者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”本证乃太少合病,外证未去,往来寒热,故用小柴胡汤扶正祛邪以和少阳;桂枝汤疏调营卫以解太阳。方中用药是以调和太阳营卫,和解少阳枢机,为扶正祛邪之和剂。
药服1剂,仅汗出恶风之证尚在,诸证悉退,腻苔少,脉濡缓。此少阳已解,营卫尚待调和,宜桂枝汤法服。
方二 嫩桂枝9克 生杭芍9克 生姜片9克 炙甘草9克 大枣(切)12枚
煎服2剂,患者甚觉舒适,汗出止,纳食佳,体力有增,病即痊愈。
桂枝汤方,首见于《伤寒论》太阳上篇,其12条云:“太阳中风,阳浮而阴弱,阳浮者,热自发,阴弱者,汗自出,啬啬恶寒,淅淅恶风,翕翕发热,鼻鸣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。”此治中风表虚之正方,方中以桂枝、生姜、大枣辛甘化阳,以芍药、大枣酸甘化阴,用甘草调和其间,资助药势,有补益阴阳、调和营卫之功能,药只五味,配伍甚妙,此病先以柴胡桂枝汤服。柴胡证解,仅余汗出、恶风、苔少脉缓,正是表虚汗出、营卫不和之证,故用桂枝汤调和而证退。如桂枝证悉具,则又当啜热稀粥以助药力,更须微似有汗,以达到解肌之作用。因此,桂枝汤实为调补解肌之剂,有扶正祛邪之功能,用之得当确有奇效。小建中汤、桂枝芍药知母汤、黄芪桂枝五物汤、桂枝龙骨牡蛎汤、薯蓣丸、炙甘草汤等许多方剂,都是从桂枝汤加减演化而来的。
桂枝汤治中风,是指风伤肌表、营卫不和所形成的表虚汗出脉缓之中风证,与卒中所见口眼歪斜、语言蹇涩、半身不遂等证的中风病不同,一是外感,一是内伤,名虽相同,病则有别,两者不可混淆。——本文摘自《临证治验录》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