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剂组成】文蛤15克,麻黄9克,炙甘草9克,生姜9克,生石膏15克,杏仁9克,大枣4枚。
【用法】煎服法同大青龙汤方,汗出即愈。
【歌诀】文蛤汤证亦合方,麻杏石甘越婢汤,外邪内热又口渴,文蛤酸敛理应当。
【方解】本方为麻杏石甘汤与越婢汤合方,再加酸敛止渴的文蛤,故治麻杏石甘汤与越婢汤的合并证而渴者。
【仲景原文解析】
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》第19条:吐后渴欲得水,而贪饮者,文蛤汤主之。兼主微风、脉紧、头痛。
解析:本条文有问题,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者,岂有再用文蛤汤发汗之理?文蛤汤当是文蛤散之误。《伤寒论》五苓散条有“服文蛤散”之句,按其证应是文蛤汤。可能由于编写错乱,宜更正之。另录《伤寒论》条文如下:
《伤寒论》第141条: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噀之、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肉上粟起,意欲饮水,反不渴者,服文蛤散(文蛤汤);若不差者,与五苓散。
解析:太阳病,本当汗以解之,而反以冷水噀其面,或灌其身,则邪热被冷水所却而不得去,虽暂觉轻快,但不久更烦热。由于水热相击,肉上粟起(起鸡皮疙瘩)。里有热故意欲饮,但胃有停水,故反不渴。给服文蛤汤先以解表,若服后烦热不差者,为水停不行的关系,故与五苓散治之。
【辨证要点】麻杏石甘汤证合并越婢汤证又见口渴明显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