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xx,女,22岁,工人。1983年元月3日初诊。患者于两天前之中午,右太阳穴处隐痛,当时并不在意,渐发为剧痛,局部有跳痛感,右手拇指一直按压太阳穴,赴某医院检查,诊为“血管性头痛”,服止痛片、颅痛定、安定等药,疼痛暂时缓解,半小时后疼痛如故。来诊时,太阳穴处疼痛如刺如劈,手捧患侧,指压疼处,口流涎沫,无冷无热,月经错后,量少有块。
检查:面色憔悴,形体消瘦。舌质淡红、有齿印,脉弦细数。
辨证:痰血互结,痰阻脑络。
治法:理气化痰,活血通络。
方药: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。
桃仁12g,红花12g,当归20g,赤芍20g,川芎12g,橘红20g,半夏12g,茯苓30g,枳实20g,川牛膝30g,柴胡12g,白蒺藜15g,蔓荆子15g,生甘草3g
二诊(元月4日):上方服一剂,疼痛大减,脉、舌如前。守原方治之。
三诊(元月6日):上方又服两剂后,疼痛完全消失。嘱患者再服七制香附丸(每次半包,每日三次)和橘红丸(每次一丸,每日三次)各一盒,以资巩固。半年后随访,头痛未发,月经自调。
按:头痛一证临床常见,但一般痛势较缓。本例病案,祖国医学称之为“偏头痛”,也叫“偏头风",其病机多为肝胆风火,上扰清空而致,然见之于临床也不尽然,如该案之病机则属痰血阻结,脑络不通。初发痛缓,渐至痰浊、瘀血阻滞不通,则痛势转急。气滞湿阻,瘀血内停,痰血交结,阻滞经脉,则月经错后,量少有块。故用橘红,半夏、茯苓、枳实以理气化痰;用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赤芍、川芎以活血化瘀,用川牛膝以引血下行;用柴胡、白蒺藜疏肝解郁;用蔓荆子祛风活血止痛,用生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相配,能祛痰浊,化瘀血,疏肝气,通经脉。故服三剂,头痛速止。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