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货分享(麻杏石甘汤中成药叫什么名字)麻杏石甘汤百度百科,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,麻杏甘石汤的组成及医案,

2023-03-17 21:21:45  阅读 279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【原文】

1. 发汗后,不可更行桂枝汤,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,可与

【原文】

1. 发汗后,不可更行桂枝汤,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,可与麻黄杏仁甘草

石膏汤。

2. 下后,不可更行桂枝汤,若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,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。

【组成】

麻黄12g 杏仁10g 甘草6g 石膏24g

【煎服】

水浸30分钟,煎30分钟,约400ml,分早晚2次服。

【功效主治】

肺热咳嗽、汗出而喘。

【加减】

1. 咽痛,痰臭,有脓血者,加桔梗

2. 麻疹喘咳甚者,加羚羊角

3. 大便干燥者,加大黄

【禁忌】

1. 肺、肾虚损喘息者,忌之。

2. 无内热之喘息,忌之。

3. 素心悸、脉数者,忌之。

【类方】

1.麻黄汤:同可治咳嗽喘息。不同者,麻黄汤证无烦渴、思冷等内热证状。

2.大青龙汤:同可治外寒内热证。所异者,大青龙汤证,表寒盛而里热轻,麻杏甘石汤证表寒轻而里热重。

3.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:同可治汗出而喘。不同者,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为营卫不和,症见汗出恶风;麻杏甘石汤证为邪热郁肺,以痰浊黄稠,口干思饮,脉象滑数等内热证为主。

【临床运用】

1. 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百日咳,白喉等烦渴喘咳者。(《伤寒论今释》)

2. 对猩红热、麻疹、肺炎有特效。(《经方实验录》)

3. 哮喘,胸中如火,气逆涎潮,大息呻吟,声如拽锯,鼻流清涕,心下痞硬塞,巨里动如奔马者,宜此方。又肺痈,发热喘咳,脉浮数,臭痰脓血,渴欲饮水者,本方加桔梗。(《皇汉医学·类聚方广义》)

4. 大叶性肺炎,鼻渊,荨麻疹,遗尿,急性虹膜睫状体炎,眼球突出,麦粒肿。(《陈瑞春论伤寒》)

5.遗尿四年。伴咳喘,口渴,舌苔黄白,脉大而数,二剂痊愈。(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97;11:31)

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浅议】

此宣肺清热之方也,临床用于喘息咳嗽,痰黄白黏稠,脉数之症。

本证病机不论外感风寒,入里化热,抑或先有伏火,复感风寒,总以热邪壅肺、肺气闭郁、宣降通调失职为特点。故临床表现有发热,不恶寒或微恶寒,面红颧赤,自汗出,头痛鼻塞,咳嗽气喘,甚者鼻翼煽动,鼻涕黄绿如脓,痰浊黄白黏稠,咯唾不爽,扁桃体肿痛,小便短赤、不利,大便干燥,心烦口渴,思饮喜冷,咽干唇燥,舌边尖红赤,苔黄或白黄相杂,脉象浮数或滑数。麻杏甘石汤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,变辛温为辛凉,清内攘外,为表证兼内热证之首选方。临症观察,其效优于桑菊饮、银翘散。

汗出而喘,属内热所逼,为本方主症之一。古有有汗禁麻黄之说,何以本证用之,余以为有汗禁麻黄,系指麻黄汤而言,本方用麻黄不用桂枝,故无忌也。其实汗出与否、体温高与不高皆无关重要,而内热证则至为关键。方中麻黄不在发汗,而在宣肺清热,是以有汗无汗皆可用也。

外寒内热谓之寒包火,属常见之证,发热、咳嗽、哮喘、咽痛皆可见之。究其源,多属伏火在先,伤寒于后。伏火之成,膏粱厚味,煎炸辛辣,晚餐自倍者也。口苦、口臭、善饥思冷、心烦不寐、手足心热、舌尖红赤,火之症也。若能先去其火,可防患于未然。张石顽云:“古人治寒包热邪,予于八九月未冬之时,用滚痰丸下其热痰,后至冬无热可包则不发矣此上工之道也。

汗出而喘无内热证者,当属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。如是,麻黄在所必忌。麻黄一药,止咳平喘,寒热皆宜,权在配伍耳。寒饮喘者,伍以干姜细辛五味子,热痰喘者,则配与石膏、地龙、大黄。唯虚喘者不宜,亡阳喘息尤为所忌。其证必呼长吸短,气若欲断,面青唇紫,汗出淋漓,四肢厥逆,脉微欲绝。

本证肺热郁闭,其治重在宣清,麻黄开达肺气,用量宜轻,石膏清泄肺热,其量需重,内热泄、肺气宣喘咳自息。张锡纯先生于内热重者,石膏量为麻黄十倍,治白喉、烂喉痧则二十倍。”

宗肺与大肠相表里、肺为水之上源之理,对二便失调,水肿有肺热气壅症者,用本方多能获效。

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案】

1. 泛发性扁桃体炎

李某,8岁,4岁始扁桃体常发炎,炎则咽喉肿痛,发热咳嗽。消炎5〜7日,症始缓,遍尝多种霉素,然病不虚月,一年住院达六七次。太原某医院诊为泛发性扁桃体炎,免疫功能低下,建议手术摘除。家长不接受,先遵医嘱服药,未及一月病

照发。省某中医院认为先天不足,脾胃虚损,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,送服六味地黄丸,用药三日,热复起,于2006年7月17

日就诊于余。

望其面白唇赤,明眸炯炯,双乳蛾红肿欲阖、凹凸不平,舌尖红赤,苔腻色白。闻得语声嘶哑,口气甚浓。询知咽喉疼痛,吞咽尤甚。发热,不恶寒,鼻塞,涕黄稠。咳嗽夜剧,呈顿咳,喉中痰声漉漉,咳唾不爽。胃纳差(素偏食、零食),唯思冷,大便干秘,日一行。诊其脉,浮滑略数。触其腹,心下拒压。

观其脉症,肺胃蕴热证也。似此患者临床不鲜,何也?当今孩童,多独生,父母听之任之,不敢有违。饭时不食,餐后零食,巧克力、火腿肠、干炸食品(且不说食品合格与否)时刻不离。长此以往,脾胃焉能不伤?饮食积滞,蕴郁化热,极易招蜂惹蝶,引动外感,内奸外邪,同恶相济。咽喉乃肺、胃之门户,故首当其冲,遭殃疼痛。宣肺清热之治虽为确当,然合理饮食,养护脾胃尤属重要。本案患儿四载不愈,一者治法欠妥;二者不忌饮食也。如此溺惯,不仅害其身体,且损其志气。故其治必先忌口,否则即使病愈,亦属暂时,旧炎不久复炽。待其父母颔首,余始拟方:

麻黄6g 杏仁6g 石膏15g 甘草4.5g 蝉衣6g 二剂 热退表解后服:

竹叶6g 石膏30g 粳米30g 甘草6g 沙参10g 麦冬15g 山药15g 苏子10g 七剂

11月14日二诊:四个月未感冒,以为病愈,放松忌口。昨日感冒,然不发热,咽不痛,仅鼻塞、流涕、咳嗽而已。询知纳呆便秘,两三日一行,舌边尖红,苔白腻。脉滑略数,心下拒压。

审证察脉,仍属肺胃蕴热。子夜咳嗽者,晚饭自倍,饮食积滞也。以其表热不剧,里积明显,故宜表里兼治,突出攻下,釜底夺薪以去热源。若不导滞,阳明腑实,势必酿成。拟:

麻黄6g 杏仁10g 甘草4.5g 大黄6g 槟榔10g 二剂

药后泄泻黏秽黑便甚多,咳嗽诸症止。嘱清淡饮食,晚餐少进,不须服药,胜似服药也。

2. 发热

马某,女,14岁,学生。反复感冒发热,乡医院点滴先锋霉素,口服罗红霉素,热退未逾旬日,症复作,再消炎……如此三月余,于2007年4月18日就诊于余。

四诊所见:发热,不恶风寒,头颞疼痛,咳嗽,鼻塞,鼻涕、痰黄稠不爽,咽喉微痛,夜汗甚多,巾被尽湿。神疲乏力,纳呆,口干不欲饮,大便素干秘,三四日始一行。观其舌,边尖赤,苔薄白,咽红,扁桃体肿大。切其脉,浮滑略数。诊其腹,脐左右拒压。化验室报告:白细胞7.6x10^9/L,血沉4mm/h,X线检查:双肺纹理增粗。

脉症相参,此风邪外袭,肺气失宣,腑实蕴结,表里俱热证也。表里同病之治,先表后里为常法,先里后表系变法。本案发热咳嗽缠绵三月者,乃表里互结、内外为奸故也。表邪因里实而恋,里实因表闭而固,故须表里同治。先解表后攻里或先攻里后解表,均非所宜。拟:

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6g 大黄10g 二剂

二诊:日泻一行,发热止,咳嗽、头痛减,夜微汗而已,胃纳仍差,痰黏稠不利,脐右压痛消失。邪去大半,接下之治,须宣肺止咳,清热化痰。拟:

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6g 芒硝10g 浙贝母15g三剂

三诊:咳嗽止,胃纳增,大便日一行,神倦不再,已上学矣。今晨鼻涕带血,其母忧病未愈,前来咨询,余谓肺胃余热使然,拟小柴胡汤加石膏、桔梗与之。

3. 膀胱咳 

李某,28岁。妊娠七月,患风温。发热,咳嗽,鼻衄。经治疗,热退血止,而咳嗽一直不休。痰黏不爽,牵引胸、胁、腹疼痛,且随咳而尿。食欲可,大便干。口干口苦,思饮欲冷。观其舌红苔黄,切得脉象滑数。

咳而遗溺,膀胱咳也。妊子后,血聚下焦养胎,上焦相应缺血,加之风温高热,耗伤肺阴,肺叶受灼,故燥咳不已;金不制木,木反侮金,胁为肝之分野,故咳引胁痛;肺为水之上源,主周身之气,行宣降之令,与膀胱司气化,通水道,今肺气郁闭,宣降失职,致州都决渎不利,是以遗溺。治宜滋阴清热,宣肺缓肝。拟麻杏甘石汤加味:

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黄芩10g 白芍10g 甘草6g 沙参15g 百合15g 玉竹15g 一剂症减,二剂痊愈。

按:某医谓妊娠后子宫压迫膀胱,故尿频。咳嗽则腹内压力增大,故尿随咳而出,似乎言之有理,然本方未能减轻子宫对膀胱之压力,何以尿频、遗尿倶止?

4. 小便淋痛 

宋某,女,31岁,教师。欲尿不出,不尿自溢,已逾旬日。每课皆须临厕二三次,且小腹拘急,尿道灼痛。化验尿常规:白细胞++。望其面色红润有神,舌淡红,苔薄白。询知有咳嗽夙疾,至今仍胸满气短,咳痰黏稠。饮食喜冷,大便正常。五心烦热,腰脊酸软。诊得脉象滑而略数。

观其脉症,知系痰热蕴肺,通调失职而见州都病变。盖肺为水之上源,与膀胱同司气化。肺气壅遏,则气机痹塞而小便频涩,标在膀胱而本于肺也。治宜宣泄肺气、清热化痰,启上窍以利下窍。拟:

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6g 瓜萎15g 桔梗15g 二剂

二诊:淋涩愈,咳嗽气短止。仍五心烦热、腰膝酸困,此阴虚之候也,拟麦味地黄丸治之。

按:麻杏甘石汤为宣达肺气、清解里热之方,瓜萎、桔梗宽胸利膈,开提肺气。肺气清肃,如启橐龠,自能朝百脉,通水道。为下病上治,声东击西之案例也。

5. 结膜炎 

刘某,女,13岁。素体健鲜病,活泼可爱。近三月余,双目红赤,泪如泉涌,眼科诊断为结膜炎。经脱敏、消炎不效,来看中医。

患儿双眼肉轮血丝鲜红,泪水汩汩,瘙痒甚,微痛。醒后双睑眵封无隙。耳廓后,及鼻腔湿疮满布,形如粟米。抓破者有淡黄色水液渗溢,部分已结痂。鼻时塞,流清涕,微咳嗽。纳便正常,喜食水果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滑略数。

观其脉症,此目疾、浸淫疮皆为湿蕴于内,复感风热,肺气失宣,风、热、湿内郁所致。治当宣肺、清热、化湿,同步进行。拟麻杏甘石汤加味:

麻黄6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4.5g 苡仁15g 苍术15g 苍耳子10g 二剂

二诊:鼻塞解,咳嗽止,眼泪大减,目赤亦轻,尤为明显者湿疹不再渗溢。原方续服三剂。

三诊:目红、瘙痒止,耳后皮肤结痂,逐渐脱落痊愈,嘱服参苓白术散一月,以防复发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经方躬行录》

本文地址:http://pf.mift8.com/post/3513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