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爆了(栀子豉汤的处方)栀子豉汤证病机,栀子豉汤组成,症状表现,治疗范围及医案,

2022-11-16 05:05:42  阅读 194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[栀子汤组成]栀子3.2克,香豉8克。各分别剁细,以水200克煎栀子成150克,去渣入香豉,再煎成100克,去渣,分二服。

[栀子汤组成]栀子3.2克,香豉8克。各分别剁细,以水200克煎栀子成150克,去渣入香豉,再煎成100克,去渣,分二服。

[症状表现]原文:有数条,为节录如下:表解,身热未清,心中懊憹,虚烦不得眠,剧则反覆颠倒,胸中窒,或有结痛,栀子豉汤主之。

补充:当有咽燥,口苦,嘈杂不能食,头汗出,或谵语,或鼻衄,或身黄,舌质红,上有粘黄苔,小便不利等。

[立方意义]病由胸中积热充血,攻用寒苦之栀子,以泻热降火,行结气而利小便;有香豉之苦寒,以除烦满结痛,解热毒而消懊憹,使郁热不能存在于胸中,充血亦随同而解散,主证既去,则所有一切兼证,皆随之而泯灭矣。

[治疗范围]以身热,心烦,懊憹不宁,按之心下濡者为主兼见谵语,烦躁不眠,胸中结痛,小便不利等。

[诸家经验谈]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栀子饮子(即本方)治小儿蓄热在中,身热狂躁,昏迷不食者,大栀子仁七个,豆豉半两。用水三盏,煎至二盏,看多少,服之。无时,或吐或不吐,立效

《名医类案》:江应宿,治都事靳相立,患伤寒十余日,身热无汗,怫郁不得卧,不躁不烦,不塞不痛,时发一声如叹息状,医者不知何证。迎余诊视,日:懊憹怫郁证也,投以栀子豉汤,一剂减十之二三,再与大柴胡

汤下其燥屎,悒郁除而安卧,调理数日而起。

编者按:所谓时发一声叹息状,则窒之象也,不烦躁,作痛,其证尤未至剧。

《腹证奇览》:邑民金五郎之妻,年二十五,血下数日,身体倦怠,心烦微热,服药无效,予以本方二帖,血下减半,再与前方数帖,痊愈。

又:某君岳母,踬而扑腰,而来下血,小腹微痛,服药无效。予以为此病,由于转仆惊惕所致,乃进本方,数帖而愈。

又:月洞老妃,年七十余,鼻衄过多,止衄诸方无效。予问其状,颇有虚烦之象,因作本方与之。四五日后,来谢曰:服良方,忽已。又:柳氏长助,年八十许,一日鼻衄过多,悒冒恍惚,乃与本方而愈。

《类聚方广义》:此方惟栀子、香豉二味,然施于其证时,其效如响,若不亲试,安知其效。

《皇汉医学要诀》:此方,却以治黄疸为有力。

叶橘泉源氏:本方,治有热而心烦之出血,有清凉镇静止血之佳效。

又:凡卡它性黄疸,以本方加茵陈

,有非常显著之妙效。

[诸家绪论]《圣济总录》:豉栀汤(即本方),治蝦蟆内(黄疽之一种)舌上起青脉,昼夜不睡者。

《肘后方》:本方治霍乱吐下后,心腹胀满者。

丹波元简:本方成氏而降,诸家率以为吐剂,......今验之,豆豉极臭者,能使人吐,然以这吐剂者,竟似乖乎本条之旨焉。

按:懊憹解:《金鉴》:以心中欲吐不吐,烦扰不宁,为懊憹,刘完素谓系心烦热躁,闷乱不宁。陶节庵:以心中恼乱不安而闷者为懊憹。高学山谓:懊憹者,怅怅如有所失之象,说虽不同,而皆可通,盖连及心中,与怅怅如有失,系兼指神经受到热邪扰乱,以致烦闷不安,甚至反复颠倒也,故名为懊憹,似是后世所谓嘈杂者,失之粗浅矣。

《伤寒大白》:此仲景治懊憹方也。以懊憹证,心下烦热致病,故以栀子豉汤主治,然表邪不散,亦有烦热懊憹者,家秘,故有三阳表药加入之法,如羌活

栀子豉汤(即本方加羌活),以宜发太阳;干葛栀子豉汤(即本方加葛),以宣发阳明;柴胡栀子豉汤合(即本方加柴胡),以宣发少阳。

又:如有太阳表邪,用羌活汤合本方;阳明里证,用葛根汤合本方;少阳见证,以小柴胡汤

合本方。如因结胸,以致懊憹痛而不实,合小陷胸汤。

按:此说可启发学者,推广本方随经加味与随证合方之法,故附载之。

《广笔记》:阳明病,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者,当发黄,急用栀子、麦冬淡豆豉

大剂,煎与之。如见身黄,多加茵陈为君主之。

[凭证使用]肝胆胃等急性炎证,与其他各种热性病出血证,心烦不安或心胸痛,而有懊憹证者,亦适宜于疟疾黄疸等有此证者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经方随证应用法》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1960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