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货满满(小建中汤加减运用医案)小建中汤方剂组成,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,小建中汤方歌方解,临床医案,

2022-11-16 10:07:45  阅读 201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【方剂组成】桂枝9克,芍药18克,生姜9克,

【方剂组成】桂枝9克,芍药18克,生姜9克,大枣4枚,炙甘草6克,饴糖45克(分冲)。

【用法】水煎五味,汤成去滓,内胶饴,更上火上消解,温服。呕家不可用建中,似甜故也。

【方歌】小建中本桂枝汤,芍药加倍加饴糖,甘温补中兼解外,胃腹满痛力能攘。

【方解】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,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,虽然仍治腹痛,但已易攻为补,故名之为建中。谓之小者,以其来自桂枝汤,仍兼解外,与专于温里祛寒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。

【仲景论述解析】

《伤寒论》第100条: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,不差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
解析:脉涩为津血虚,阳脉涩,即脉浮涩,为表虚荣卫不利。弦为寒,阴脉弦,即脉沉弦,为里虚有寒。伤寒得此脉,常是腹中急痛的反映,治疗宜首先考虑用小建中汤。不差者,是说服小建中汤后,而病未全解除,这时病多转属少阳小柴胡汤证,故不应再用小建中汤,而宜用小柴胡汤治疗。

按:脉浮涩而沉弦,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,但腹中急痛,为小建中汤所属,而柴胡汤证不常见。先与小建中汤,不只是治腹中急痛,而且也因表里实,津液自和,使表证自汗出而解。假如症状没全消除,知已转属少阳,当用小柴胡汤治疗。

《伤寒论》第102条: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

解析:血少心气虚则悸,外邪不解则烦。小建中内能补虛,外能解表,故能主治此证。

按:伤寒二三日,即见心中悸,是营虚血少,此时虽有表证不可发汗。当宜首先建中,中气建,营血充足,津液自和,则汗自出表自解。小建中内能补虚,外能除邪,故主之。

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》第13条:虚劳里急,悸衄,腹中痛,梦失精,四肢酸痛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

解柝: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。里急腹中痛,即腹中痛的互词。悸者,为血少心气不足。衄者,为气冲热亢。梦失精者,为下焦虚,精不内守。四肢酸痛者,为荣卫不利,外邪未解。手足烦热者,为虚热。咽干口燥者,为津液枯燥。

按:腹皮弦急,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,即里急腹急的证候,里急腹中痛者,即小建中汤适应证的主症。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,故以小建中汤主之,但不能认为小建中汤可治一切虚劳、腹痛。

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》第18条:妇人腹中痛,小建中汤主之。

解析:腹中痛,即腹中急痛的简词。妇女腹中急痛者,当以小建中汤主之。

按: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,实际男子有是证,也可用本方。

【临证思考】本方是治腹痛的常用方,多用于胃溃疡、肠炎、痢疾、前列腺炎、盆腔炎等病,如辨证准确,则其效如神、但实热性腹痛是不能用的。

【辨证要点】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,或心悸而不呕者。

【小建中汤医案】

例1 张某,男,42岁,某厂门诊病例,1966年6月10日初诊。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,经检査诊为“胃黏膜脱垂”。近症常于饥饿时胃脘疼,恶寒怕冷,口中和不思饮。无恶心吞酸,大便微溏,日二次行,下肢酸软。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,后细问症,据有汗出恶风,脉缓,知为表虚中寒之证,故与小建中汤:

桂枝10克,白芍18克,生姜10克,大枣4枚,炙甘草6克,怡糖45克(分冲)。

结果:上药服六剂,胃脘疼已,但饥饿时仍感胃脘不适,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。仍服上方。7月1日复诊,除大便微溏外,他无不适。

例2 刘某,男,46岁,1965年11月30日初诊。十多年来胃脘疼痛,近来加重,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,中药多是温中理气、活血祛瘀之品。西药治疗无效,动员其做手术,因惧怕手术而来京治疗。近症:胃脘刺痛,饥饿时明显,背脊发热,午后手心发热,有时烧心,心悸,头晕,身冷畏寒,汗出恶风,口中和不思饮,大便微溏,舌苔白,舌尖红,脉细弦。X线钡剂造影检査:十二指肠球部溃疡,溃疡面积0.4cmX0.4cm。此属表虚里寒,为小建中汤证:

桂枝10克,白芍18克,生姜10克,大枣4枚,炙甘草6克,饴糖45克(分冲)。

1965年12月3日二诊。疼减,手足心热亦减,仍有时胃脘刺痛,背脊发热,大便日一行。上方加炒五灵脂6克,元胡粉2克(分冲)。

1965年12月9日三诊。胃脘疼已不明显,惟食后心下堵满,四肢发凉,夜寐欠安。将返东北原籍,改服茯苓饮(茯苓15克,党参10克,枳壳10克,苍术10克,生姜10克,陈皮30克,半夏12克),带方回家调理。

按:本患者胃脘刺痛,为里虚寒挟瘀,用温中理气活血等法,长期不效,是因患者有表邪存在,治疗不解表,专温补或理气血,造成外邪久不去,且引邪入里。当治用小建中汤温中同时解表,则胃脘疼则很快缓解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2104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