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(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?)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,中药生地黄图片,

2022-11-16 17:41:55  阅读 171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生地黄图片

生地黄图片

原创(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?)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,中药生地黄图片,

【来源】为玄参

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.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。主产于河南、浙江等地。产于河南者称怀地黄,质量较好。秋季采挖,洗净,置火炕上缓缓焙烘,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,焙至八成干时用手搓捻,使成圆形,即干地黄,习称生地。鲜用者(鲜生地),将鲜地黄贮存于沙土中备用。

【处方用名】生地黄 大生地 细生地 鲜生地

生地的功效与作用

原创(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?)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,中药生地黄图片,

【性能概要】味甘、苦,性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本品甘寒质润,苦以泄热,为滋阴清热凉血之要药。阴亏则火旺,血热则妄行,本品滋阴凉血,血凉则静,所以又有凉血止血的功效。故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、便秘尿赤;阴亏血虚,心烦内热、骨蒸、消渴;以及阴虚血热之吐衄下血、发斑发疹等症。

生地黄有干品、鲜品之分。鲜地黄,味甘苦,性大寒,作用与干生地相似,滋阴之力稍逊,而清热凉血,解渴除烦之功过之,故尤宜于热病伤阴,舌绛、烦渴、斑疹及血热妄行的吐衄下血之证。

生地、犀角皆为凉血清热之品,常同用于血分实热证。但犀角以解毒为优,生地则以滋阴为胜,故血热毒盛者宜用犀角,而阴血不足者宜用生地黄。

张廷模《中药学讲稿》关于生地的论述

那么在这一节里面我们首先要介绍的,第一味药生地黄,现在正名往往就简称生地,黄字可以不要。因为是地黄这种植物的块根,块根挖起来的时候就象我们现在从地下把那番薯挖起来。新鲜的时候把它切开,里面是带有一点黄色,所以地黄的黄就这样来的。那么晒干了以后,它的黄色不明显了,有的甚至完全是比较接近于黑色了。

那么地黄命名按照古代的一些文献的记载,就是说他认为质量很沉重的,挖起来比较坚实、很重的,如果在水里面清洗的时候沉在最下面的,质量最好,它是用天、地、人来分轻重。比如说晒干了以后,在洗的过程当中,有的就浮在上面的,那么就相当于在上的是天,这种地黄可能不是很好。所以地黄是与来源有关,不是昨天讲的黄色的土地意思,它用天、地、人来分,(为)地的是最重的,质量是最佳的。地黄主产区主要是在河南,河南过去称为怀庆,所以有的把它叫作怀生地、怀地黄,是河南的道地药品之一。生地黄的“生”,在古代和现代它的含义有一点微妙的变化,在古代指的生地就是新鲜的地黄,指的鲜品,因为古代的地黄它(只)有干、鲜之分,一个是地里面采挖起来,或者也可以保存相当一段时间,用鲜的;一个是晒干了以后用,晒干了的叫干地黄,没有晒干的叫生地黄,生和干相对,那么后来因为有了熟地黄,唐宋以后,尤其宋代以后有了熟地黄,那么生就是和熟相对了,熟地就是我们今后补血药要学的了,如果我们还要用新鲜的,那就要写明是鲜地黄,是字面上有一点细微的区别。

生地黄是很常用的一个清热凉血药,所以它的基本功效清热凉血,清热凉血我们刚才讲它的主治,一是温热病热入营血,二是血热妄行,生地黄在这两个方面,都是很重要的,很常用。因为它药源丰富,价廉物美,清热凉血作用比较好。那么对于温热病在营分阶段,生地黄第一可以凉血,第二可以养阴生津。因为在营分阶段之所以脉细数,也有口渴,虽然饮水不多。但是也是伤阴的一种表现。尤其是脉细数,那么它发挥了最基本的凉血和养阴两大作用,那么再配伍一些清热解毒,或者清热泻火的药物,比如说清营汤,就这样的一个用法。那么到了血分阶段,就斑疹显露,出血比较明显,那么生地黄除了凉血养阴,因为同样有伤阴,有血热,而且它还发挥了止血的作用。那么对于血分就有三个相应的有关的功效了,那个时候因为出血以后就有瘀血,所以常常就配伍活血化瘀,当然还需要配伍清热解毒,比如说过去的犀角地黄汤,现在叫解毒地黄汤。那么就用犀角或水牛角来清热解毒,加上牡丹皮赤芍药来活血化瘀,所以在营分和血分阶段,对生地黄它本身它的临床意义有微妙的区别。因为在营分阶段,斑疹隐现,没有明显的出血,所以止血关系并不重要、不直接,那么到了血分阶段,止血就成为了一个针对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功效。所以我们说,比如说要考核大家,在治疗温热病的营、血分不同阶段,那么生地黄发挥了那些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。象这一类的选择题,难度就是比较高的了,那不但你要对中药的功效要很熟悉,对于主治证的病因病机,你要分析得非常准确。那么药物怎样来针对主治证的病因病机,你才能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选项,答案才会正确。

所以在治疗营分,比如说清营汤;血分比如象犀角地黄汤,只不过这犀角是不允许使用了,现在改为水牛角,我们后面要讲,根据卫生部的文件就叫解毒地黄汤。那么血热妄行,生地黄既能凉血,又能止血。所以对于血热妄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药,(其)重要性不亚于我们今后凉血止血药那一节学的那十来种药,可能比那些药使用的频率都要高,而且作用都要可靠,所以是个重要的凉血止血药,但是在很多中药著作上,对地黄的止血的功效,肯定不够,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。为什么这么讲,在很多中药书,包括一些教科书里面,在生地黄的功效里面,在功效项下,没有止血二字。把止血放在了用于血热妄行(中),(称)本品能够清热凉血又能止血,就讲得比较清楚的了。有的比较含混,就说对于血热妄行,本品可以凉血止血。有的甚至写凉血以止血。把它作为一个间接效果,通过清热凉血达到了缓减出血这样一个效果。我们讲生地黄它通过清热凉血可以间接地缓解出血,有间接的止血效果,但生地黄又有很好的直接的止血作用。但是这一点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争议,在上个世纪的五、六十年代,争议还比较厉害,因为一部分人认为,中药不应该有止血的功效,止血就是出血有它相应的病机,那么消除了病机,症状就缓减了。血热妄行,那么你清热凉血它自然就止血。如果是瘀血阻滞,活血化瘀,自然就止血,如果说属于一些虚寒性的,你温补,它自然就止血,所以就不存在有对症的、症状的直接的止血的效果。应该说中药里面有直接的止血作用,如果说前面的一种理论完全成立,那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情况:清热凉血作用越强,或者清热泻火作用越强,止血效果就最好,那么化瘀止血,活血化瘀作用最强,那么止血的效果就最好,因为它完全是因果关系了。

我们前面学的三黄,在很多方面黄连的清热作用比黄芩好,那么为什么黄连自古以来,没说它有止血作用,出血证用的不多,当然不是没有用,作为辅助的药,黄芩历来就肯定它有止血的作用,也就是它本身就客观存在了一个直接的功效,那么今后学很多化瘀止血药,很多破血药,比如说什么水蛭虻虫,这一类它不但不能止血,可以还会使出血加重。那么有的药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不强,比如说象浦黄、五灵脂这一类,它止血作用很明显,但化瘀作用很一般,所以它不应完全是因果关系,所以生地黄应该有直接的止血作用。所以我们书上,对这一点,给予了更多的关注、充分地肯定,所以在中间加上了止血二字,也可以叫凉血止血,因为这里重复了,所以就写了一个止血。所以它也是治疗血热妄行重要的一个药物。它的第三个功效,养阴。在大量的其它的中药书上,叫作养阴生津,那么养阴生津对于生地来说,是强调的重点。因为生地很多是用于温热病,那么温热病热邪伤的是津液,常常出现口渴或者肠燥便秘。那么生地黄用得最多,就是用来养胃阴,或者大肠的津液增水行舟。治疗温热病当中的口渴或者消渴,或者说肠燥便秘。那么它发挥出来了养阴生津,或者生津止渴的这样的比较好的效果。那是生地在养阴方面的很重要的方面,津伤口渴。但是生地的养阴,是广泛的,对于五脏六腑,它都可以表现出养阴作用,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清补药、一个养阴药,所以我们这里说它是用于津伤口渴等阴虚证,加了一个等字。那么我们这里只写两个字“养阴”,是强调它的普遍性、广泛性。如果写养阴生津,就是突出了重点,但是使它的养阴的功效局限了,实际上我们今后学很多方剂,我们知道比如说天王补心丹,里面加生地,那是心阴虚,里面的生地是在养心阴。百合固金汤,里面用生地是治疗肺阴虚,那是用它来养肺阴,象一贯煎,治疗肝阴虚,那么是用它来是养肝阴,当然在肾阴虚的方当中,那么比如说大补阴丸啦,这样的一些都是用的生地黄,最早的时候,古代象在最早六味地黄丸的时候开始还不一定有熟地,那么往往也是用生地,也是治疗肾阴虚,它能够补肾阴,所以五脏六腑的阴虚,生地都能用,它都是一个补阴的药,只不过用得最多的是津伤口渴,表现为胃肠为主,尤其是温热病当中,所以一个是强调重点,一个是强调普遍性,那么大家可以也是能够评判,强调重点,那么便于记忆,强调普遍性,一旦记住了,对药使用就更加准确。我认为强调普遍性更好一些,所以这是两种表述方法,其实它有深刻的内在思考,这是生地的功效和主治的主要的情况,那么(该)药比较滋腻,所以使用注意里面特别强调了便溏腹泻这方面的问题,但这不是特殊的,一般的凉血药,都有这方面的要求。

生地的配伍应用

1.用于外感热病,热入营血,身热、口干、舌红或绛者,多与玄参、金银花等凉血、养阴、散热药配伍,如《温病条辨》清营汤。用于热甚伤阴,津亏便秘者,可与玄参、麦冬合用,以增水行舟,如《温病条辨》增液汤。用于内热消渴,每与天冬、枸杞子、山药等滋阴生津之品配伍。用于热病后期,低热不退及骨蒸劳热,多与青蒿鳖甲

同用,如《温病条辨》青蒿鳖甲汤。

2.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衄、下血等症,常与侧柏叶茜草

等凉血止血药配伍,如《妇人良方》四生丸。用于热入营血,血热毒盛的斑疹紫黑,可与犀角、丹皮、赤芍同用,如《千金方》犀角地黄汤。

【用量用法】内服:15~30克,鲜品加倍。酒炒可减弱寒凉腻滞之性;炒炭用于止血。

【使用禁忌】脾虚湿盛,腹满便溏者,不宜用。

生地的本草摘要
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折跌绝筋,伤中,逐血痹,填骨髓,长肌肉,作汤除寒热积聚,除痹。生者尤良。”

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惊悸劳劣,心肺损,吐血,鼻衄,妇人崩中血晕。”

珍珠

囊》:“凉血,生血,补肾水真阴。”

《本草求真》:“生地黄未经蒸焙,掘起即用,甘苦大寒,故凡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蓄血、溺血、崩中带下,审其证果因于热盛者,无不用此调治……洗净捣汁饮,或用酒制,以免伤胃。忌铁。”

生地的现代研究

成分:含地黄素、木蜜醇、维生素A类物质。

药理:有抗炎、降血糖作用;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;有强心、利尿、降压、保肝、抗真菌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
临床报道:治疗月经过多,用生地、熟地各30~50克,黄酒100毫升,加水100~200毫升,煎后早晚分服。治疗68例,有效率88.2%。另对治疗希恩(Shechan)病、脊柱肥大症有效。外用治疗麦粒肿、霰粒肿、急性眼部外伤、耳部疾病也有效。

相关文章:

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中药生地图片

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22580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