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早知道越好(葛根汤组成和功效组)葛根汤的方药组成,葛根汤条文,葛根汤的功效与作用,葛根汤医案,

2023-03-17 21:26:15  阅读 280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葛根汤条文】

葛根汤条文】

1. 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,恶风,葛根汤主之。(31)

2.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(32)

3. 太阳病,无汗而小便反少,气上冲胸,口噤不得语,欲作刚痉,葛根汤主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第二篇)

【葛根汤方歌】

葛根汤内麻黄襄,桂甘芍药枣生姜,轻可去实因无汗,有汗加葛无麻黄。

【葛根汤组成】 葛根12g 麻黄10g 桂枝6g 白芍6g 生姜10g 炙甘草6g 大枣12枚

【煎服方法】

水浸30分钟,煎30分钟,约600ml,先服200ml,覆被取微汗,一服愈,止后服。

【功效主治】

1. 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。

2.太阳、阳明合病之下利。

3. 刚痉。

【加减运用】

1.呕吐者,加半夏

。(葛根加半夏汤)

2.口干舌燥、脉数者,加石膏。

3.鼻渊、脑漏头痛,加石膏、辛夷

4.关节痛烦,加附子

【禁忌】

1.表虚有汗者,忌之。

2.口渴、思冷者,忌之。

3.下利清谷、不欲食冷之里虚寒证者,忌之。

【类方】

1. 桂枝加葛根汤:同可治项背强几几。不同者,桂枝加葛根汤证属表虚证,症见汗出、恶风。

2. 葛根黄芩黄连汤:同可治下利。不同者,葛根芩连汤证,为阳明热盛,表现有喘息、汗出、发热等表里倶热而以里热为主之症。

【葛根汤临床运用】

1.麻疹初起,恶寒发热、头项强痛、无汗、脉浮数、或干呕下利者;疫痢初起,发热恶寒、脉数者;咽喉肿痛、时毒痄腮、疫眼焮热肿痛、项背强急、发热恶寒、脉滑数者;痈疽初起,壮热憎寒脉数者。(《金匮要略今释》)

2.流行性热病、流行性感冒为最多,其证三类,若发热,若咳嚏,若吐利,葛根汤治之;子痫发热者。(《伤寒论今释》)

3.感冒,麻疹初起,扁桃体炎,耳道炎,副鼻窦炎蓄脓症,急性眼结膜炎,荨麻疹,湿疹,痢疾肠炎初起,肩凝,颈筋闪挫,背肌拘挛。(《古方临床之运用》)

4.伤风、流感,支气管炎,肺炎,脑炎,破伤风,麻疹,猩红热,小儿麻痹证之初起;胃炎,中耳炎,副鼻窦炎蓄脓证,急性眼结膜炎,牙痛,丹毒,以及身体任何部分,特别是上半身局限性之化脓疾患等。(《伤寒论方运用法》)

5.治上冲眼、疫眼及翳膜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

,生翳者加石膏。(《眼科锦囊》)

6.气轮血丝满布,乾廓坤廓尤多,羞明流泪,额前目眶痛者,病在阳明,恶寒,项背强,无汗。(《中医眼科六经法要》)

7.胃脘痛三十余年。兼项背强,上肢发麻,易感冒,脉浮紧。六剂痛止。(《经方验》)

8.腰肌劳损。(《经方传真》)

9.右侧头痛二年,连及前额、眉棱骨。伴无汗恶寒,颈项及后背拘急,舌淡苔白,脉浮略数,十五剂愈。(《刘渡舟验案精选》)

【葛根汤方解】

此解肌散邪,疏通经脉之方也。临床使用以项背强几几、恶寒无汗、身痛为目标。

本证病机为风寒袭侵太阳,经气被阻,津液不得输布,筋肉失于濡养。临床表现为麻黄汤证加项背强几几。项背强几几,形容项背强硬、拘急,俯仰顾盼则疼痛、或不能自如,为本方之主症。成无己谓伸头之貌,动则伸颈摇身而行,实则项背肌痉挛也。检査方法:“自腰部沿脊柱两侧上至后头结节,其筋肉有强性痉挛也,故病者若诉肩凝或诉腰脊挛痛时,可以指头在上述筋肉之横径而强按压之,尚触知凝结挛急同时诉痛者,即可断为项背强几几,百不失一(《皇汉医学》)”。方中葛根解肌升津,麻黄、桂枝发汗散寒,芍药甘草缓挛急,姜枣和表里,诸药合用,共奏解肌散邪,升津通脉之功。方由桂枝汤加葛根、麻黄而成,用桂枝汤而不用麻黄汤者,一者以其筋肉挛急,二者防其大汗出也。麻黄汤加葛根能否取效?余以为表实无汗,脉浮紧者,应该有效。若遵服法,当不会过汗。

自利,未经攻下而下利之谓。本证下利为太阳表邪不解,热不得外越内迫大肠使然。所下为水样便,一般不腹痛,不后重,脉浮紧,其症偏重于表,故宜发汗解表以治,表解里自和,里和利自止,此俞昌所谓之“逆流挽舟”也。

表证兼下利之治,临床可据表里证之轻重而施。若表证重、里证轻,治表为主,表解利自愈。表虚证者,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治之;表实证者,葛根汤治之。表证轻而里证重者,治里为主,兼散表邪,五苓散、桂枝人参汤是也。

若不下利而呕吐,或吐利并见者,同为表邪势盛,内迫胃肠,可用葛根加半夏汤治之。

刚痉者,即项背强直,角弓反张,口噤不语也。若无汗,恶寒,发热,脉浮有力,本方之证也。

【葛根汤医案】

1.头痛(太阳少阴两感证)

李某,男,35岁。桑拿浴汗出甚多,洗毕驶摩托车感寒,当晚便恶寒发热,无汗骨楚,枕项强痛,目睛疼痛。本系太阳病,葛根汤一剂可愈。然医者一见发热便打吊针,输大剂青霉素、先锋霉素三天,并服牛黄解毒丸。至第四日,发热(38.5℃)诸症不减,头益痛,令作CT检查。其兄与余熟,遂偕来咨询。望其面色苍白,肌肤干燥,舌质淡,苔白腻。询知胃口不开,口干不苦,不思饮,大便三日未行,今日始便,亦不干秘,小便清白,不咳嗽,亦无鼻塞流涕等状,切得脉象沉细,触知四末甚冷。

恶寒发热,无汗头痛,项背强几几,属太阳病葛根汤证无疑,然脉不浮反沉细,四末不温反逆冷,显属已传少阴,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。考西药诸霉素,苦寒药也,更伍与牛黄解毒丸,令郁闭之表寒雪上加霜,加之素日阳气不足,故而内传也。治当表里兼顾,温阳与发散同步并行,拟葛根汤加味:

葛根15g 麻黄10g 桂枝7.5g 白芍7.5g 甘草6g 附子10g 生姜10g 红枣5枚 一剂,温服取汗。

次日二诊:未遵汗出揭被之嘱,致汗水淋漓,被褥尽湿,幸有附子固阳,未至汗漏不止。发热(37℃)、恶寒、头项强痛均减,手足转温,颜面泛红。复增恶心、呕吐,口苦,头颞憋胀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象沉弦。此太阳少阳并病,即柴胡桂枝汤证也,拟:

柴胡18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甘草6g 桂枝10g 白芍10g 葛根15g 生姜10g 红枣5枚 一剂

三诊:头痛项强、恶寒发热均止,胃纳增,恶心止,精神大好。仍口干苦,微眩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弦细。此太阳之邪已尽,少阳尚留余邪,拟小柴胡汤善后之。

按:本案侥幸得愈,然不明病愈之理,以太阳少阴两感证,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散邪,并不为错,何以药后变为柴胡桂枝汤证?若谓过汗伤正,致营卫不和、邪入少阳,果如是,少阴之邪何反得解?

2. 疖肿 

焦某,男,22岁,在上海读大三,2006年7月18日初诊。自高二起,后发际、上口唇疖肿此伏彼起,五年中或服诸霉素消炎,或以三黄、银翘清热解毒,然疖肿依旧我行我素。望其面色红润,前额、左鬓疖肿刚敛,上唇疖肿大小各一,后发际周围瘢痕如织。疖肿有紫暗收敛者,有尖顶结疱成脓者,有焮红暴怒、摸之灼热呼痛者。舌淡红,苔薄白。询知胃口甚好,大便二日一行,干秘不畅。向不汗出,即使剧烈运动,亦仅前臂、下肢汗出,头颈胸背终不见汗。身不热,不恶寒。切得脉象沉滑略数。

脉证分析:风湿入表,蕴郁成毒。血气方刚之躯,正气充沛,拒邪入里,奈表闭不透,致邪毒结伏缠绵,久久不解,此汗不出之故也。夫治病驱邪,以顺势利导,与邪出路为上策。苦寒之品,冰伏其邪,致邪不散不灭,延长病程,犹若困兽之斗,疖肿焉能痊愈?遵《素问》结者散之之治,拟:

葛根15g 麻黄10g 桂枝6g 白芍6g 甘草4.5g 生姜5片 红枣5枚 一剂,临睡服。

二诊:胸背四肢汗出甚多,头颈未汗。项、唇疖肿焮红,疖头脓汁充盈,疼痛益甚,颈项株累,转侧不灵,头额发热,咽喉疼痛,舌边尖红,苔白微腻。热毒虽见外散,然匿蛰五载,岂能一汗而尽。且胸背汗出,头颈无汗,仍系汗散之标。

原方加桔梗15g二剂,临睡服,药后食热粥一碗。

三诊;连续两晚用药,汗出如洗,颈项亦汗。疖肿痛,项强依然。口干思饮,舌边尖红赤,苔薄黄,脉滑略数。如此之治,实属火上浇油、捅马蜂窝。然不用辛温,火毒焉能尽除?以其汗出较多,口干思饮,故去麻黄,加天花粉

生津止渴,消肿排脓。拟:

葛根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6g 天花粉15g 生姜5g 红枣5枚 二剂,临睡服,药后继以热粥。

四诊:药后汗仍多,疖肿疼痛减,先前焮怒者已出脓收敛,项强、咽痛不再。今进餐亦汗出津津,此腠理通,营卫和之象也。因假期将满,嘱服防风通圣丸十日。

一年后,彼因房室传导阻滞来电咨询,知疖肿偶见,米粒大小而已,可不治自愈。

3.臂痛 

周某,男,23岁,城内油漆工。正月中旬,虽已立春,然忻州仍北国风光,寒风凜冽。周因工期紧迫,劳作至子夜。室内汗出湿衣,外出感受风寒,当晚腰背四肢疼痛不已,右臂尤甚,不能持物,不能穿衣。杂治半月,痛终未已。刻下恶寒无汗,骨节酸楚,示风寒仍羁留于太阳。然脉不浮,呈弦细紧象,弦紧主痛,细为血虚。再视其舌,红润苔薄。询知纳便如常,溲清白,口不干,知其津液不亏。遂舍脉从证,予以辛温表散,拟葛根汤原方:

葛根15g 麻黄6g 桂枝10g 白芍10g 炙草4.5g 生姜6片 红枣5枚 一剂

二诊:药后遍身汗出,臂痛大减,关节屈伸自如,夜间微恶寒,脉弦细。风寒已散大半,少有余邪,拟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之:

葛根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炙草4.5g 当归10g生 姜6片 红枣5枚 二剂

三诊:臂痛止,已能作业,惟作时微汗出。此外邪已净,正气虚弱,拟桂枝新加汤补之:

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6g 党参10g 生姜3片 红枣5枚 三剂

4.颈淋巴结肿痛

邓某,女,17岁。发热、左颈淋巴结肿痛三日,服消炎药不效,于2007年3月2日求诊。望其形体不虚,面有热色,淋巴结约3cmx2cm大小,皮色不红,摸之疼痛。舌淡红,苔薄白。询知颈项强痛,转动不敏。恶寒无汗,饮食不思,恶心欲吐,大便不干,二三日一行。切得脉象浮弦。

观其脉症,此风寒客于太阳经脉,经气郁结不利,致淋巴结肿大疼痛。恶心欲吐者,太阳之邪内迫阳明,胃气上逆也。治当解表祛邪,以通太阳经气。拟:

葛根30g 麻黄10g 桂枝6g 白芍6g 甘草6g 半夏15g 生姜5片 红枣6枚 三剂,停消炎药。

二诊:药后微汗出,发热、恶寒、恶心皆止。淋巴结虽未消失而疼痛已止。为净余邪,原方减半夏两剂。

延伸阅读:

葛根汤临床医案举隅

葛根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临床观察

桂枝加葛根汤组成,加减运用,桂枝加葛根汤医案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3514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