瘀热在里,身热少汗,皮肤见黄色,麻黄汤去桂枝,加连翘、生姜、大枣、赤小豆、生梓白皮。——《伤寒论》
【组成】麻黄、连翘、生姜、杏仁各2.5克,赤小豆24克,甘草、大枣各1.2克,生梓白皮(以桑白皮代之)6克。以水二合煎成一合,去渣。一日三次,温服。
【方歌一】麻黄连翘赤小豆,桑白杏草姜枣助,宣肺解毒消湿肿,湿热兼表黄疸瘳。
【方歌二】黄病姜翘二两麻,一升赤豆梓皮夸,枣须十二能通窍,四十杏仁二草嘉。
【症状表现】原文:伤寒,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。
补充:此证有喘咳,肿满,发热,脉浮,无汗,小便不利之证。
【立方意义】本方证由有瘀热郁积,排泄机能与消化机能均被波及,以致存于组织中之胆汗,无所排泄。兹用麻黄发汗,兼利小便;连翘除结热,利小便而兼能发汗;赤小豆通气,健脾,能利二便;杏仁疏气滞,平喘咳,去浮肿,亦有通大肠气秘之能;生姜驱风逐水健胃;梓白皮(桑白皮,下气,行水,兼利二便)解热毒,利小便,有持久作用,而无中毒之弊;甘草、大枣调中缓急,为辅助散驱邪之用。共成发汗,利尿,通便,除湿,退黄之功。
按:唐宗海说:麻黄,杏仁发皮毛,以散水于外;梓白皮(桑白皮代)以利水于内;连翘散血分之热;赤小豆疏血分之结;甘草、大枣宣胃气,协诸药达于肌肉,其解说亦佳。
【诸家经验谈】《汉方新解》:皮肤病性肾炎,其发热喘咳者,兼用伯州散或再造散,有奇效。
《中国内科医鉴》:诸疮毒内攻变肿者,用此汤及连翘汤(连翘、黄芩、麻黄、升麻、川芎、甘草、大黄、枳实)。
叶橘泉:诊一乡人,年约四十许,高热,头痛,鼻衄大流,三日后,发黄疸,咳嗽,气逆,遍身疼痛,小便色黄,大便不下,脉浮数,舌苔黄腻。其病状,完全与回归热相同,姑以对证疗法,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、山桅、黄柏等,连服二三剂,热竟退,小便较畅,黄色亦渐减,五六日告愈。
【诸家绪论】《中国内科医鉴》: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本有八味,治瘀热在里,发黄之方,喻氏将此改为瘀热在表之方,亦唯三味(麻黄、连翘、赤小豆)殊为合理。
《名医方论》:本方连翘,即连翘根,无梓皮以茵陈代之。
【凭证使用】卡他性黄疸,皮肤病性肾脏炎,咳嗽,身痛,少汗,小便不利,大便不爽等。
本文摘自《经方随证应用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