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早知道越好(中医内科消渴辩证)消渴的辨证论治,消渴的病因病机,消渴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,

2022-11-16 10:15:42  阅读 155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具以口渴多饮,多食而消瘦,尿频而量多,或小便混浊有甜味为主证的疾病称为消渴。现代医学之糖尿病、尿崩症、神经性烦渴、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多饮、多食、多尿症基本上属于中医的消渴病。

具以口渴多饮,多食而消瘦,尿频而量多,或小便混浊有甜味为主证的疾病称为消渴。现代医学之糖尿病、尿崩症、神经性烦渴、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多饮、多食、多尿症基本上属于中医的消渴病。

消渴产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。嗜食酵酒肥甘,脾胃受损,蕴热化燥,消谷伤津遂生消渴;五志过极,郁而化火,消灼津液引起消渴;禀赋素弱或房室不节,肾虚精耗,固摄无权,气不化水,因之小便多而消渴。若先后天俱虚,水谷精微失于固摄,则小便混浊或有甜味。以上说明“五脏皆柔弱”,特别是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。其共同病机则在"阴虚阳亢”。故《临证指南》说:“三消一证,虽有上、中、下之分,其实不越阴亏阳亢、津涸热淫而已。”这是对消渴病理的高度概括。但由于素体阳虚或病程日久,阴损及阳,则可能导致多种兼证的发生,从而出现虚实错杂的证候。

 消渴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

孙xx,女,49岁,干部。1979年9月13日初诊。

主诉:一年前患过癔病,经医治已愈。近半年又发生糖尿病,曾在本县某医院治疗,内服降糖灵、D860未能控制症状。

证见:渴而多饮,消谷善饥,小便倍增,体重减轻,头晕目花,心悸气短,易出虚汗。月经已绝,但白带不断。腰酸腿困,足胫微肿,失眠,大便秘而不爽。

检查:脉象虚数无力,舌质淡红而无苔。血压100/70mmHg。血糖280mg%,尿糖(++++)。

辨证:脾肾阴虚,燥热津伤,津液不布,胰脏功能失调。

治则:补益脾肾,生津止渴。

方药:麦门冬汤合麦味地黄汤加减。

处方:麦门冬20g,北沙参20g,知母15g,熟地15g,生山药30g,山萸肉15g,五味子15g,茯苓15g,天花粉30g,生石膏30g,石斛20g,生黄芪30g。西洋参10g,(另煎服),水煎,代茶喝。适当控制饮食,以吃豆类为主。

10月16日二诊:服药30剂,口渴轻,喝茶少,饭量减少,尿量减,尿糖(++)。继服。

12月2日三诊:脉缓无力,舌质红、苔淡白。口渴止,小便正常,饮食规律,精神恢复,白带减少,足肿消失。血压110/80mmHg,尿糖:少量。但头晕、心慌、失眠。处方太子参30g,生山药30g,熟地20g,五味子15g,麦冬15g,酸枣仁20g,夜交藤30g,当归12g,白芍15g,石斛20g,知母12g.

1981年元月15日四诊:守上方加减,病情日益减轻,血糖130mg%,尿糖:少量,饮食,大小便基本正常。脉缓而弱,舌质红、苔薄白,血压120/80mmHg。改服玉泉丸巩固疗效。三个月后基本恢复健康。

按:本例患者西医诊断为“糖尿病”,根据证有“三多”症状,属于中医“消渴”,或“三消”病。其病机主要由于脾阴虚,失去运化分泌功能,肾阴不足,阴津耗伤,津液不布故渴而多伙,消谷善饥,小便增多。方用麦门冬汤加减养阴生津,麦味地黄汤化裁滋肾养阴,配石膏、花粉、山药清胃中燥热,生津止海,加西洋参、黄芪大补元气以助正气,使气阴恢复、脾肾功能改善。终用玉泉丸巩固疗效而愈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21081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