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以置信(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方剂)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有哪些,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医案,

2022-11-16 18:58:47  阅读 165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周某,女,38岁,成都市某厂干部。初诊:1977年7月8日。于1974年5月开始头晕乏力,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、密集成团的紫红色出血点,不痛不痒,按之不褪色,并伴牙龈、口腔出血,晨起漱口,出血尤甚。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简阳分院附属血液病研究所作骨髓穿刺检查,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一直服用激素、利血生、保肝药及中药清热凉血,未见好转。已病3年,近两月证情加重,并见头晕,心悸,气短,腰酸软乏力,午后手足心发热,夜间口渴思饮,失眠,食欲不振,大便紫黑,少,色微黄,月经先期,量少;易感冒,每致病情加重。常猝然昏倒,移时可自行复苏。以往从未接触过放射性物质。曾患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阑尾炎。

周某,女,38岁,成都市某厂干部。初诊:1977年7月8日。于1974年5月开始头晕乏力,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、密集成团的紫红色出血点,不痛不痒,按之不褪色,并伴牙龈、口腔出血,晨起漱口,出血尤甚。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简阳分院附属血液病研究所作骨髓穿刺检查,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一直服用激素、利血生、保肝药及中药清热凉血,未见好转。已病3年,近两月证情加重,并见头晕,心悸,气短,腰酸软乏力,午后手足心发热,夜间口渴思饮,失眠,食欲不振,大便紫黑,少,色微黄,月经先期,量少;易感冒,每致病情加重。常猝然昏倒,移时可自行复苏。以往从未接触过放射性物质。曾患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阑尾炎。

患者慢性病容,发育营养中等,面色苍黄,口腔黏膜及软腭、咽部均有瘀斑,颈部、躯干、四肢均有散在性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团块,双下肢斑点密集而成瘀斑,皮损稍高出皮肤,表面光滑,无苔藓样改变,压之不褪色,牙齿、牙龈及口腔均布满血迹。舌质红,苔白少,脉象虚数,两尺尤弱。

证候分析:已病3年,且见头晕,心悸,气短,午后手足心热,夜间口渴思饮,腰脊酸软乏力,脉虚数,尺弱甚,是为肾水不足,阴虚热炽的确据;而水亏则木失滋涵,肝阳上扰清空而头晕、昏仆,肝血不足,心失所养,则失眠、心悸;肺脾气虚,则气短自汗,食欲不振。综上所述,肝肾之阴亏损,肺脾之气不足,阴虚内热,波及络脉,而导致本病。宜滋养肝肾,补益脾肺,佐以凉血止血。

难以置信(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方剂)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有哪些,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医案,

人参6g 怀山药18g 莲子心12g 枣皮10g 菟丝子18g 生地黄18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5g 阿胶12g(烊冲) 地榆炭10g 仙鹤草30g 炒白芍10g 炙甘草10g 云南白药1.5g(另包,冲服)

上药煎汤,纱布过滤后,冲服云南白药1.5g,日服2次。

二诊:7月16日。服4剂后,明显好转,全身皮肤未见新的出血点,晨起口腔出血量减少。仍心悸,夜间口渴思饮,下肢多汗,舌根苔厚,脉左弦数而尺弱,右脉沉无力,仍系肝肾阴亏,虚火内燃,气分不足,治宗前法。

生地黄18g 炒白芍10g 生甘草10g 莲子心18g 菟丝子18g 肉苁蓉10g 阿胶(烊化)12g 仙鹤草30g

三诊:7月25日。服上方8剂后,未再发现新的出血点,牙齿、口腔出血续减。仍心慌,心悸,头晕,四肢困倦,舌苔白厚。气阴未复,仍宗前法。

红人参6g 麦门冬10g 北五味10g 莲子10g 怀山药15g 阿胶12g(烊冲) 菟丝子12g 肉苁蓉10g 女贞子18g 芡实10g 熟地黄12g 仙鹤草30g

四诊:8月13日。服上方4剂后,口腔、牙齿及肢体出血停止,未再复发。但仍心慌,心累,耳鸣多汗,月经量少不净,舌根苔厚腻,脉数有力。肝肾不足,脾肺气弱。仍以滋养肝肾,补益脾肺为主,佐以止血,巩固疗效。生脉散加味。

红人参4.5g 北五味10g 熟地黄18g 菟丝子12g 莲子心10g 怀山药15g 肉苁蓉10g 枣皮10g 炒蒲黄(包煎)10g 女贞子18g 阿胶(烊化)10g

五诊:8月17日。服上方6剂时,因外感风热,下肢又出现紫红出血点及片状瘀斑,关节周围尤多,鼻翼、鼻孔干燥裂口,咳嗽无痰,喉痒。肺燥咳嗽,拟润肺止咳以治其标,清润凉血以顾旧恙。

沙参18g 麦门冬10g 炒牛蒡10g 马兜铃10g 苦杏仁10g 生桑皮10g 地骨皮12g 瓜蒌仁10g 冬桑叶10g 牡丹皮18g 甘草3g

六诊:8月22日。服上方3剂后,肺燥咳嗽愈,但又肠鸣腹泻,大便中夹食物残渣,头昏晕,面赤,口淡乏味,夜尿多,舌苔白厚,脉数。此皆脾肾不足所致,仍补益气阴,调补肝肾,俾脾气健则水津四布而泄泻可止,肾阴足则虚阳归根而阴平阳秘。

红人参4.5g 麦门冬18g 北五味10g 生地黄18g 枸杞子18g 菟丝子18g 山药15g 牡丹皮10g 首乌片15g 莲子心10g 茯苓18g 枣皮10g

七诊:9月2日。服上方6剂后,腹泻、头昏、夜尿多均有好转,但摇头时感头昏痛,自觉有热气上冲头面,右膝关节外侧又出现一处密集的紫红色出血点,肢体疲倦,脉和缓。肝肾不足,虚阳上扰,宜清滋肝肾,佐以潜镇。

党参18g 麦门冬10g 菟丝子18g 怀山药15g 白薇10g 地骨皮10g 莲子心10g 北五味10g 炙龟板(先煎)18g 肉苁蓉10g 怀牛膝10g

八诊:9月14日。服上方6剂后,未再出现新的出血点,但又腹胀,不寐,舌苔黄腻,脉细数。阴虚内热,积滞内停,治宜养阴清热,和胃安神。

北沙参24g 麦门冬6g 地骨皮12g 白薇10g 鸡内金10g 钗石斛10g 炒谷芽12g 焦山楂10g 枣仁12g 生牡蛎(先煎)18g 生甘草6g

九诊:9月26日。服上方8剂后,腹胀,不寐均有好转,因刷牙不慎,牙龈又出血,面部也出现少许红色出血点,自觉面部木胀不舒,脉缓。血液化验:血小板8万,白细胞5400/mm³。肝肾阴虚,风邪上扰,宜育阴益气,兼祛风、清头目。

红人参3g 菟丝子18g 首乌片18g 枣皮10g 仙鹤草30g 怀山药15g 女贞子18g 菊花10g 龙眼肉20g

十诊:10月7日。服6剂后病减,出血止。口干,目痒多眵,脉虚数。仍系肝肾阴虚未复,治宜滋补肝肾,养阴清热,凉血止血。

红人参4.5g 麦门冬10g 旱莲草15g 阿胶(烊化)12g 莬丝子18g 怀山药18g 生地黄15g 枣皮10g 女贞子12g 仙鹤草24g 炒蒲黄(包煎)10g

6剂。

十一诊:10月18日。服上方6剂,诸症又有好转,但近两日来又觉头痛,头晕,口苦,口淡泛恶,不思饮食,脉虚数,舌苔白腻。阴虚内热,炼液为痰,胆胃痰热上逆,治宜祛痰降逆,和胃安神,黄连温胆汤化裁。

陈皮10g 法夏10g 枳实4.5g 茯苓12g 枸杞子18g 川黄连6g 生牡蛎(先煎)18g 菊花10g 蔓荆子10g 竹茹10g 女贞子10g 甘草3g

十二诊:10月28日。服上方8剂后,惟两目痒痛难耐,头晕,脉细舌淡。素体阴虚,又兼风热上乘,治宜养阴柔肝,疏风清热。

草决明18g 甘菊花10g 炒白芍10g 冬桑叶10g 夏枯草10g 枸杞子18g 女贞子15g 怀山药18g 北沙参24g 枣皮10g 甘草6g

十三诊:11月4日。服上方4剂后,诸症消减近愈,惟觉头额微胀,心烦不寐。营血未复,痰热内扰,拟用酸枣仁汤加减,养血安神,清热除烦。

枣仁18g 柏子仁18g 广百合24g 生龙骨(先煎)18g 生牡蛎(先煎)18g 茯苓10g 甘草6g

服上方8剂后,头昏胀除,能安然入睡。前后共服药70余剂,历时3月余,诸症悉愈。年余随访,紫癜未再发,其他症状也完全消除。

按:现代医学所谓紫癜与中医文献中关于肌衄、葡萄疫、血风疮、发斑等疾患类似。历代医家将本病大体分为阳斑、阴斑两类。而叶天土在《外感温热病篇》中又有“非虚斑即阴斑”的叙述。即阳斑、阴斑之外,又别有一种虚证发斑。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)和过敏性紫癜二类。从临床特点看。过敏性紫癜多见于“血热妄行”的出血证,多属阳斑范围,治宜清热凉血,活血解毒为主。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为肝肾阴虚,脾肺气弱所致,或肾阴虚乏,水亏火炽,血液受劫,或脾虚不能摄血,或肝虚不能藏血使然,总以正虚为主。临床上以补肝肾,益气阴,引火归源,补脾摄血等治法为主,凉血止血,活血化瘀则相机配合。本例反复出现紫癜及口腔、牙龈出血达3年,且见头晕,猝然昏倒,心悸,脉虚数,两尺沉弱,显为肝肾阴虚,脾肺气弱,阴虚热炽,血失宁静的虚斑。故始终抓住这一致病之本,用生脉散、左归饮、六味地黄丸、复脉汤之类加减化裁,以滋补肝肾之阴,而益脾肺之气,稍佐凉血止血之品,俾肝肾阴复则虚阳内涵,脾肺气充则气阴两复,血络宁静,诸症自安。证情虽变化多端,但治疗不离滋补肝肾、补益脾肺这个总的方向。六诊时,因饮食不慎,腹泻肠鸣,大便中夹食物残渣,但并不改用温燥渗利,只在滋补肝肾药中,稍佐莲子心、怀山药、茯苓等甘淡实脾,病情随即好转。在病情出现新的变化时,用药也当随证而异。如五诊时,因外感风热,下肢又出现少许紫癜,在顾本的基础上,遵急则治其标的原则,即予润肺止咳,疏散风热。又如当风热上乘,两目痒痛难耐时,即疏风清热,平肝明目,皆是其例。

本例既为虚证,故于饮食劳倦、忧郁、恼怒等七情因素均宜注意,诊治时,再三叮哼告诫,并嘱住院以保证治疗和休息,从而顺利获愈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》一书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2278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