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告诉别人(过敏性鼻炎中医治则治法)中医治过敏鼻炎偏方,鼻鼽(过敏性鼻炎)的中医治疗医案,

2023-02-08 20:42:12  阅读 176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刘xx,男,22岁。〔主证〕鼻痒流涕清稀已近1年,经常发作,每当天气稍凉或感冷气,鼻流清涕鼻塞而痒即作,且前额疼痛不适,反复不愈,甚为苦恼(曾在北京某大医院诊为“过敏性鼻炎”医治无效),来诊正当发病,鼻孔因流清涕已显红色,双眉紧锁,审系前额作痛,小便色黄不热,舌略薄黄,脉沉细弦缓。

刘xx,男,22岁。〔主证〕鼻痒流涕清稀已近1年,经常发作,每当天气稍凉或感冷气,鼻流清涕鼻塞而痒即作,且前额疼痛不适,反复不愈,甚为苦恼(曾在北京某大医院诊为“过敏性鼻炎”医治无效),来诊正当发病,鼻孔因流清涕已显红色,双眉紧锁,审系前额作痛,小便色黄不热,舌略薄黄,脉沉细弦缓。

〔辨证]肺气不足,卫气失固,以致窍道难以宣通,气又不能摄液,故而清涕自出,属鼻鼽之候。

〔治则〕益气宣肺,通窍固表,缓缓调治。

〔方药〕苍耳子30克 北细辛9克 辛夷头30克 川芎片9克 香白芷30克 薄荷梗30克 苦桔梗30克

上药共为细末,每以生黄芪30克水煎趁热冲药末6克,先熏鼻孔,待温饮服,早晚各1次。

按:鼻鼽(音求)是一种肺虚卫弱,外受风寒,因而所致的鼻流清涕、喷嚏鼻塞之症。与偶患风寒感冒,因而暂时引起的鼻塞清涕、头痛恶寒等有所不同。又与鼻渊(脑漏)有别,鼻渊为鼻流黏稠浊涕,且有恶味,多由外感风寒化热,或内因胆经郁热影响及脑而起,《素问·气厥论》称之为“辛頞鼻渊”。其云“胆移热于脑,则辛頞鼻渊;鼻渊者,浊涕下不止也”。鼻鼽即指“鼻中常流清涕也”(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,始于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,阳明所致为鼽嚏即是此症。李时珍亦云:“肺开窍于鼻,阳明胃脉环鼻上行,脑为元神之府,鼻为命门之窍。”说明肺卫感受风寒,可以郁遏不通,影响阳明之经,故此症多有前额及眉棱骨处疼痛之证。

本方系《三因方》苍耳子散、《证治准绳》辛夷散二方加减化裁而成。以苍耳子、北细辛、辛夷头宣肺外达,通利肺窍;川芎、桔梗载药上行,升宣气血;薄荷梗清散轻宣,以防邪郁化热;佐用香白芷芳香通窍,善走阳明经而治阳明头痛。上药合成宣肺通窍之功,诸品为末做成散剂,并以生黄芪煎汤热冲如法用药,使之益气宣肺,通窍固表,缓缓生效。患者于1978年6月3日初诊拟方配制上药服用月余,至7月上旬复诊已近痊愈,病人甚悦,嘱以前方继续服用巩固疗效。

此病虽似小疾,但患者痛苦极大,经常发作,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,且易并发它病,不可等闲视之。余每遇斯症,必以上方为主加减按法服用,效果甚佳。盖肺为娇脏,居于诸脏之上,又有华盖之称,外合皮毛,职司卫外,开窍于鼻,风寒冷气外袭首当其冲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云:“在脏为肺……在窍为鼻。”《灵枢·脉度篇》亦云:“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。”所以肺与鼻、肺与皮毛是息息相关的。因此在本病的治法上,总以辛温走肺宣窍为主,更以甘温补气固表之黄芪扶正,用以鼓舞正气,以防病邪干扰。正气强则邪弗能为害,所谓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反之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矣。故鼻鼽反复发作,正不抵邪,是以在祛邪之品中加入扶正之药,先以熏鼻,后以温服,使标本兼治也。

苍耳子为菊科,枲耳属,一年生草本,生于原野,果实供药用。性味甘温有小毒,入肺经,有通鼻窍之作用,善治鼻渊、鼻鼽,有疏达之功。《本草备要》“上通脑顶,下行足膝,外达皮肤”。本品虽有小毒,但微火炒黄或经蒸用晒干去刺,则燥烈之性已无,作用缓和,故近人张山雷说:“疏通脑户之风寒,为头风之要药,而无辛香走窜,升泄过度,耗散正气之虚。"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服苍耳“最忌猪肉及风邪,犯之则遍身发出赤丹”。可在临证用药时参考。

辛夷头即辛夷花芽,又名木笔花,为木兰科,木兰属,野生或栽培之落叶乔木,花芽供药用。性味辛温,入肺、胃二经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治头风脑痛。李时珍云:治鼻渊、鼻鼽、鼻窒、鼻疮。《别录》:温中解肌,利九窍,通鼻塞涕出。本品有辛散宣肺通窍作用,阴虚火炽者忌用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临证治验录》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3420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