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到了吗(慢性肠炎中医治疗法有哪些)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,慢性肠粘膜炎的中医治疗医案,

2023-02-06 15:36:31  阅读 208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吴xx,男,46岁,福建省南平市职工。1986年9月15日函诊。

吴xx,男,46岁,福建省南平市职工。1986年9月15日函诊。

函诉病情:“得病八年,到处求治,始终不愈",“平时脸色萎黄,神疲气短,脉不足60次/分,冬天形寒肢冷;夏天汗出恶风;喜热饮热食,夏天汗出如雨,但口不渴,白天小便短黄,夜里小便清长,小腹坠胀,时而肛门灼热难受。夏天不畏热,有时还要穿棉袄、棉大衣,秋天即畏寒,冬则更甚;季胁、腰、背游走性疼痛,都在右侧,走与站最难受,坐则次之,躺下即舒,一如常人,不耐劳及寒暑,不能坚持正常工作,现休息治疗已有两年半之久。正值壮年而头发已白。平时稍不注意即泄泻,就是十分注意,每月也要发作三、四次,发作时,腹胀、泄泄,日大便五、六次,有时里急后重,大便溏而不爽,排便无力,排出粘液及猪板油冻状物,医院诊为:非特异性直肠乙状结肠炎。治疗不效。另一家医院诊为:慢性肠粘膜炎。直肠有一段约10厘米充血水肿,肛管糜烂。经服西药泄泻立止,不几日又复发,反反复复痛苦异常。舌质嫩红胖大,好象镜面舌,舌边不但齿痕很多,且有紫色斑点,舌根部苔白,有时黄浊,但白苔终年不化。服西药不效,转服中药,不少中医大多用寒凉药,如葛根芩连汤、黄连解毒汤、加味三妙汤、龙胆泻肝汤等等,服后纳呆不思食,泄泻更甚。有的因小腹胀坠而用补中益气汤,有的因长期泄泻而用香砂六君子汤,有的因夜多小便而用金匮肾气丸,有的认为寒热错杂而用乌梅丸……等等等等,服后或目胞肿胀、双目充血,或牙缝出血,或烦躁不眠,或小便短赤或小腹坠胀更甚,种种痛楚,难以名状。平时汗出恶风,极易感冒,本地既不能治,又去福州。治疗结果,与当地无殊。近读大著《疑难杂病治验录》,颇有启发,不揣冒味,致函求治……”

辨证论治:病员久病知医,叙症不厌其详,据所诉脉、舌、症及服药情况,当属气血两虚,脾肾两虚。气虚则卫外不固,汗出恶风,易罹感冒,气以运血,气虚则血行不畅,轻者血滞,重者血瘀,故舌边常有紫色斑点。气血两虚,则面色萎黄,神疲乏短,不能耐劳及寒暑,甚至“走与站最难受,坐则次之,躺下即舒,一如常人”,气不但是肺之呼吸功能的原动力,又是血脉运行的原动力,气血两虚,主血脉之心脏搏动,故舌边常有紫色斑点。气血两虚,则面色萎黄,无力,故脉搏每分钟不足60次;“稍不注意即泄泻,就是十分注意,每月也要发作三、四次”,属脾胃气虚,小腹坠胀亦然;“夏天不畏热,有时还要穿棉袄、棉大衣,秋天即畏寒,冬则更甚”,“夜里小便清长”乃肾气不足。气属阳,亦为肾阳不足。气虚血行不畅,故腰、背、季胁等处游走性疼痛。人之一身,右主气,左主血,因气虚,故疼痛都在右边。此病之主要矛盾是卫外不固,极易感冒,不减少感冒,不控制住感冒,它病皆难措手,同时以甘缓之剂建其中气,使之多进饮食,资其化源。《三国演义》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一段话“譬如人染沉疴,当先用糜粥以饮之,和药以服之;待其脏腑调和,形体渐安,然后用肉食以补之,猛药以治之;则病根尽去,人得全生也,若不待气脉和缓,便投以猛药厚味,欲求安保,诚为难矣。”足资借签。

拟方:

(1)黄芪180克 防风60克 白术120克 鸡内金30克

上药共为末,分为65包。每日用一包,鲜开水泡,当茶饮。

(2)黄芪30克 苏条参30克 山药30克 薏苡仁30克 芡实30克 莲米30克 黄连30克 木香20克 丹参30克 赤芍30克 车前子30克 菟丝子30克 枸杞子30克 五味子30克 建曲30克 炒谷芽30克 炒麦芽30克 白芍30克

上药共研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,每日早晚各服1丸。

1987年1月11日来函称:“过去的9年中我是在:难受——一般——很难受,这样反反复复的状况中渡着时光,自从服了你开的药后,好受的时间有所延长,最难受的时间有所缩短,饮食有所增加,消化较前略好,精神有些好转,其它变化不大……”

处方:

(1)按前方继进。

(2)黄芪60克 党参30克 怀山药60克 苡仁30克 茯苓30克 莲米30克 芡实30克 黄连30克 木香30克 当归30克 白芍30克 生地30克 丹皮30克 枸杞子30克 菟丝子60克 覆盆子30克 车前子30克 葛根30克 黄柏30克 五味子30克 制附片30克 建曲30克 甘草30克

如上法为丸服。

1987年4月9日来函称:"……已决定在4月底或5月初来成都面诊。”

1987年5月4日面诊:服上丸药二剂后,眼胞肿重、目干涩俱消失,神疲肢软有所改善,舌边齿印减少,舌体已不胖大,每月必然发作的腹泄已止,大便有时成形有时溏,成形时大便易解出,大便溏时反不易解出,小腹仍然坠胀,仍然怕冷,四肢不温,舌质渐转正常,左脉弦细,右脉沉弦结代,右胁时有微痛,舌边紫色瘀点已消失,汗出恶风大减,已很少感冒。

处方:

(1)按1986年9月15日方继进一剂。

(2)黄芪60克 晒参60克 山药60克 苡仁60克 茯苓30克 莲米30克 芡实30克 黄连30克 木香30克 柴胡20克 白芍30克 白术30克 生地60克 丹皮30克 制附片30克 枸杞子30克 菟丝子60克 巴戟天30克 复盆子30克 车前子30克 郁金30克 当归30克 鹿角胶30克 丹参30克 建曲30克 甘草30克 鸡内金3克

如前法制蜜丸服。

1987年7月28日来函:“服上丸药两个月,体重增加2市斤。面色转红润,齿痕消失,夏天怕冷的现象明显好转,可以穿衬衣了,汗出恶风业已消失,两个月来一次也未感冒过,但还不能吹电扇,过去一月当中有二十五、六天很难受,现在缩短为八至十天。

此后即在本方基础上稍作加减进退,加用海马、大豆卷、升麻各30克,黄芪加至100克。晒参改用西洋参50克。后又加用鸡血藤膏50克。

1989年7月4日来函称:“已上班工作。

1990年7月18日第二次来成都面诊:诸症悉愈,形体已充,体重已由原来的87斤增为115斤。花白的头发,未再继续发展,要求把白发变黑,因在前丸剂中加制首乌50克,桑椹子30克,黄精30克,黑芝麻60克,并以熟地60克易生地,为丸长服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》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33997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