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裂推荐(小儿黄疸的治疗医案模板)小儿黄疸方剂,小儿黄疸的治疗医案,

2023-02-27 10:44:02  阅读 255 次 评论 0 条
摘要:

马XX,男,7岁,学生。1979年9月16日初诊。

马XX,男,7岁,学生。1979年9月16日初诊。

主证:巩膜及全身肌肤黄染,溲黄,纳差,厌油腻已五天。曾在某医院查肝功能,黄疸指数为35单位,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单位,谷丙转氨酶200单位。肝脏肿大并有压痛及叩击痛。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。此为湿热黄疸,急拟清肝经湿热退黄,佐以调理脾胃之剂。

处方:茵陈30g,柴胡12g,黄芩9g,清半夏6g,苍术6g,川朴6g,陈皮9g,香附6g,莱菔子6g,枳实6g,槟榔6g,大黄6g,木通6g,焦三仙各6g,鳖甲12g,青蒿6g,泽泻6g,茯苓6g,地骨皮9g。

二诊:服上药十五剂后,黄疸已退,食欲增加,精神已趋正常。原方去茵陈、大黄、木通、枳实,再进十剂,以观后效。

三诊:病情基本稳定,精神正常,食欲逐日增加,守原方五剂。

四诊:肝功能检查,黄疸指数5单位,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单位,谷丙转氨醇32单位。病告痊愈。

按:黄疸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。《金匮要略》说: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。又说:“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。”治疗本证,除湿利小便为主,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到黄疸消退与否。《金匮要略》又云: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....。故余认为舒肝解郁、理气健脾之法,也不可忽视。上例黄疸,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交蒸不得泄越,熏蒸肝胆,以致肝失疏泄,胆汁外溢,浸渍于肌肤,下流于膀胱而成。湿热黄疸中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,舒肝解郁、理气和胃为辅,溲利湿除黄疸自退,肝舒脾健其病则愈。

结语:黄疸,有阳黄、阴黄两种证型。其治疗大法,阳黄以清热利湿为主,阴黄以健脾温化为主。对于阳黄,有热重于湿、湿重于热之不同,在清热利湿的用法上,应有所侧重。若为热毒内陷营血,邪入心包之急黄,急当凉血解毒,清热救阴,用千金犀角散加生地丹皮玄参石斛等药,并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,以清心开窍。至于阴黄,属阳气素虚,湿从寒化,治宜健脾、温阳化湿;若瘀血内结者,宜益气养血化瘀。再则,黄疸与湿邪,密切相关,在治疗上必须首当利其小便,使邪有出路,这是治疗黄疸的关键所在。

——本文摘自《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》

本文地址:https://pf.mift8.com/post/3482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piaoyushu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